时钟在走,变革总在前行
更新时间: 2025年3月4日 9:00:10
人民法院报记者 王珊珊
3月3日,早春的北京街头,微风中依旧带着丝丝寒意。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律师协会监事长张巧良步履匆匆,抵达北京驻地。还没来得及好好休息,他就迅速投入到工作中。
在一场紧凑的准备会议结束后,张巧良在驻地接受了记者采访,虽然脸上带着几分疲惫,但他的眼神却格外坚定。
“这是我今年带来的建议。”说着,张巧良从文件袋中小心翼翼地取出六份文件,洁白的纸张散发出油墨的香气,其中多份建议都与法治有关。
长期以来,张巧良深耕在与法律相关的行业领域,连续担任四届山东省人民政府法律顾问。
去年全国两会,张巧良带来一份关于优化限高消费措施的建议。经媒体报道后,张巧良收到了很多电话和微信。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张巧良满是感慨:“有些被执行人不是失信,而是失能,要给他们从头再来的机会,让他们出去二次创业,早日偿还债务。”
“最高人民法院后来也作了答复,并在建立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制度等方面不断探索,对此我很满意。”张巧良表示。
说话间,张巧良拿起手机,翻出那些满含感谢的聊天记录:“很多小微企业的企业家第一时间发微信给我,说这个建议说出了他们的心声。”
采访中,张巧良多次提及“社会治理”这个词。在担任政府法律顾问期间,他为政府部门的行政权运作、依法行政等工作提供法律咨询,对“社会治理”的重要性感受深刻。
今年全国两会他带来的建议中,多份建议聚焦从法治角度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包括加强仲裁监督管理、强化民营经济法治保障、提升新时代网络治理法治化水平等。
其中,他专门向记者提及了关于加快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促进法立法工作的建议。
“我在履职过程中,发现基层法院的确存在人案矛盾突出的问题。”张巧良认为,“公正和效率都是法治社会所追求的重要价值。但实践中,效率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群众感受,有损案件效果。”
因此,张巧良提出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促进法立法工作,进一步加强源头治理,强化多元解纷合力,通过立法来形成刚性约束,增强各行业组织间的衔接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效果。
当话题转向履职感受时,张巧良轻轻抿了一口茶,缓缓说道,去年全国两会,他提出了关于轻罪案件治理的建议,后来相关内容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也有所体现。此外,当自己提出的建议受到群众的认可时,也让他觉得“自己通过履职实实在在为群众做了实事,很有价值和意义”。
张巧良说,希望自己今年带来的建议能对推动矛盾纠纷化解起到积极作用:“也许这个过程没有那么快,但就像时钟在走,变革总在前行。”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下一道道金色的光束,桌上的白纸黑字被照得格外清晰。